李浈
教授
博士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责任教授
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副会长
住房城乡建设部传统民居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第六届上海市文物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定委员会成员
中国建筑学会城乡建成遗产学术委员会第一届理事
上海市非遗专家
中国建筑学会专家库专家
1991年6月,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
1994年4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及理论方向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8年6月,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毕业,获博士学位。
2000年6月,在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任讲师。
2001年6月,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次年获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2007年6月,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同年获博士生导师资格。
李浈:试论框锯对古代建筑技术的影响,清华大学《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P.68~74。ISBN 7-302-01190-7
李浈:试论平推铇对古代建筑技术的影响,清华大学《建筑史论文集》第14辑,P.140-147。ISBN 7-302-01190-7
李浈:铇与平推铇,《文物》2001年第6期(总540期),P.70~76。ISSN 0511-4772
李浈:中国早期木构建筑的制材工具及相关技术初探,《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0卷第3期,P.225~237. CN 11-1810/N
李浈:试论框锯的发明与建筑木作制材,《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1卷第1期(2002年),P.67-79,CN 11-1810/N
李浈:刀锯考辨,清华大学《建筑史论文集》第16辑,P.52-65,ISBN 7-302-05365-0
李浈:杉木在古代建筑实践中的应用,《华中建筑》2004年第22卷第1期(总88期),P.118-119,ISSN1003-739X CN42-1228/TU
李浈、雷冬霞.历史街区传统建筑修复设计探析. 《新建筑》2006年第5期:P.14-19. CN 42-1155/TJ ISSN 1000-3959
李浈. 我国南北朝及以前的石作工艺探析.《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5卷第4期(总第100期,2006年10月):P.365-382, CN 11-1810/N
李浈、雷冬霞.情境再生与景观重塑——文化空间保护的方法探讨,《建筑学报》2007年5期,P.1-4,ISSN 0529-1399,CN 11-1930/TU
李浈. 扣时代脉,展历史风采——“中国营造法”课程教学在同济大学,《建筑史》第23辑(2008),P.157-163, ISBN 978-7-302-18050-0
李浈,雷冬霞. 关于传统建筑工艺遗产保护的应用体系的思考,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期. P.27-31,ISSN 1009-3060,CN 31-1777/C
李浈. 古代建筑实践中木材的采运工艺,《建筑师》137期(2009年),P.31-35,ISSN1001-6740,CN11-5142/TU
李浈. 官尺·营造尺·鲁班尺——古代建筑实践中用尺制度初探,《建筑史》第24期(2009),P.15-22,ISBN 978-7-302-18784-4
李浈. 我国南北朝及以后的石作工艺探析,《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第28卷第2期(总第110期),P.227-238, ISSN 1000-0224, CN 11-1810/N
李浈,雷冬霞.历史建筑价值认识的发展及其保护的经济学因素,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5). P44-51.
李浈,隋唐以后木作工具的变迁与家具的发展,文物建筑,第3辑(2009年12月),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北京:科学出版社,ISBN978-7-03-026247-9,P27-39
李浈、杨达,芜湖古城的文化空间特征及再生策略——兼论古城保护规划中的历史评价及现实定位,《规划师》2012年2期,ISSN 1006-0022,CN 45-1210/TU,P44-49
李浈. 试论乡土建筑保护实践中低技术的方略,《建筑史》第29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第一版,ISBN 978-7-302-29163-3, P167-175
李浈,杨达.固本留源——关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构造特征及其当代传承的探讨,时代建筑,2014年第3期,P36-39
李浈,官尺·营造尺·乡尺——古代建筑实践中用尺制度再探,建筑师,2014年第171期(2014年10月),P88-95
李浈.鲁班匠艺的传承——“中国历史建筑形制与工艺”课程建设探索.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学——同济城乡建筑遗产学科领域研究与教育探索.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ISBN 978-7-5608-5615-5, P238-243
李浈. 十年磨一剑,旨在艺有承——同济大学“历史建筑形制与工艺(中国)”课程的创设、发展与变革, 建筑史(教改论文)第34辑(2014年12月),P153-163。ISBN 978-7-302-38607-0
李浈,雷冬霞,刘成,关于泛江南地域乡土建筑营造的技术类型与区划探讨——《不同地域特色传统村镇住宅图集》(上)编后记,南方建筑2015年第1期(总第165期),P36-42
李浈,营造意为贵,匠艺能者师——泛江南地域乡土建筑营造技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建筑学报,2016年2期(总569期),P78-83
李浈从表形达意到人生哲理——试析营造之器的历史本原和文化意义,新建筑,2016年2期(总165期),P46-50
李浈,雷冬霞,中国南方传统营造技艺区划与谱系研究——对传播学理论与方法的借鉴,建筑遗产,2018年第3期,总第11期,P16-21
李浈,丁曦明,传统营造语境下黎川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特色探析——兼议“赣系临川派”的乡土区划,建筑遗产,2018年第4期,总第12期,P29-37
李浈,吕颖琦,南方乡土营造技艺整体性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南方建筑,2018年4期,(优秀论文奖),P51-55
李浈,王一帆,乡土营造中低技术的概念、内涵及系统——福建邵武金坑古村保护实践中的启发和思考,建筑师,2019年4期(总200期),P95-100.
李浈、丁曦明,赣东“减柱抬梁式”厅堂的原型、完型与衍化— 传统营造语境下黎川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特色再探,建筑学报,2020(02期),总617期,P94-101
李浈、刘军瑞,口述史方法在乡土营造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解析,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第三辑)——融古汇今,林源、岳岩敏 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IBSN 978-7-5608-9220-7, P.215-225
李浈、颜炳亮,“整数尺”手法在乡土营造中的应用再探——兼论嘉定孔庙大成殿“减尺定侧”方式的可能性,建筑史学刊,2020年第1期,ISSN 2096-9368,P67-78
李浈、丁曦明,赣东传统建筑的古风特征及其与《鲁般营造正式》的关系探析——以江西抚州黎川乡土建筑为例,建筑遗产,2021年第1期(总21期),ISSN 2095-7289,P88-100
李浈、颜炳亮,从文化传播的视角看晋系乡土建筑的区域关联,建筑遗产,2021年第2期(总22期),ISSN 2095-7289,P12-21
李浈、刘圣书,对历史建筑价值评估系统的研究,城市建筑,2021年8月(上)第22期,总第399期/第18卷,ISSN 1673-0232,P11-15
李浈、刘军瑞,“一地多尺“现象和用尺习俗——近年传统营造用尺制度研究的一些心得,建筑史学刊,2022年第1期,P54-59
李浈著:中国传统建筑木作工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第2版),ISBN 978-7-5608-5900-2,字数44.9万(学术专著)
李浈编著: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ISBN 978-7-5608-5959-0,字数48.0万,第三版
李浈,《不同地域特色传统村镇住宅图集》(上),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SJ937-1(1),ISBN978-7-5182-0037-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杨毅,李浈,《不同地域特色传统村镇住宅图集》(中),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SJ937-1(2),ISBN978-7-5182-0038-2,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塞尔江,朴玉顺,李浈,《不同地域特色传统村镇住宅图集》(下),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SJ937-1(3),ISBN978-7-5182-0438-0,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阮仪三、李浈、林林著. 江南古镇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的保护.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1月,ISBN 978-7-5322-6586-2,
传统建筑工艺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应用体系研究,项目负责人李浈,纵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0778125),时间2008.01-2010.12,
乡土建筑保护实践中低技术的方略、系统及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李浈,纵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078277),时间2011.01-2013.12,
尺系·手风·匠派·形制——泛江南地域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的整体性研究,项目负责人李浈,纵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378357),时间2014.01-2017.12,
传播学视野下我国南方乡土营造的源流和变迁研究,项目负责人李浈,纵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878450),时间2019.01-2022.12,
度制和匠习影响下我国官式与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的系统关联性研究,项目负责人李浈,纵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2278040),时间2023.01-2026.12,
2003年,个人获UNESCCO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集体,排第六名)。
2007年,《中国传统建筑木作工具》获华东地区第七届大学出版社优秀著作、教材二等奖。
2008年,《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获上海市优秀图书奖二等奖(部级)。
2008年,个人获中国民族建筑事业优秀人物奖。
2009年, “《梦怀李庄》——2005年测绘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改革”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2009年,论文“官尺·营造尺·鲁班尺——古代建筑实践中用尺制度初探 ”获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一等奖。
2011年11月,因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积极贡献,获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荣誉纪念证书。
2013年,“十年磨砺、以应国需——创建我国历史建筑保护专业教育体系”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本人排名第五
2014年,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第一届“冯纪忠教育基金年度教学奖”。
2017年,“其于变化率与技术整合的城乡建成遗产保护及传承特型人才培养体系”获上海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奖人(排名第8)
2018年12月,论文“南方乡土营造技艺整体性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获2018年第23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题目:基于文化与技术整合的城乡建成遗产保护及传承特型人才培养体系(排名11)
2018年6月,负责主讲的“建筑史”课程获上海市优质在线课程建设资助。
2021年1月,负责的“历史环境实录”被评为上海市高等教育本科“一流课程”(线下)。
版权所有©2018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