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
副教授
博士
建筑系副主任
建筑学专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建筑学学科专业委员委员
中美生态城市设计联合实验室执行副主任
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理事
上海浦东新区社区更新规划导师
1997/04-2002/03,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2002/06-2005/06,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
2005/07至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2006/09-2006/12,柏林工业大学DAAD访问学者
2010/03-2011/02,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
2016/06至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主任
2014/06至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美生态城市设计联合实验室执行副主任
1.王一、谭铮、钱锋.历史与情境——同济大学建筑学科发展的五个时刻. 时代建筑,2022.09
2.王一,姜培培.上海市既有住宅区太阳能光伏改造潜力研究[J].住宅科技,2021,41(12):48-54.
3.卢济威、王一(通讯作者),地面立体化——当代城市形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城市规划学刊,2021.06(03), p98-103
4.王一,叶昕,黄子硕.不同季节室外停留时长对热感觉的影响——以陆家嘴街区为例[J].建筑科学,2020,36(12):117-125.
5.王一,潘宸,黄子硕.上海地区不同季节PET和UTCI的适用性比较[J].建筑科学,2020,36(10):55-61.
6.王一,刘淑媛,黄子硕.上海小陆家嘴地区街道形态对街道热舒适的影响研究[J].住宅科技,2020,40(05):11-17.
7.王一,王颖.时代性与城市性——当代城市设计的理念、策略与议题[J].城市规划学刊,2019(05):51-58.
8.王一,王溯凡.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热舒适性研究[J].住宅科技,2019,39(09):1-8.
9.王一,常家宝.上海住宅街区典型形态类型能耗模拟研究[J].住宅科技,2019,39(04):63-68.
10.王一,李丽莎.基于ArcGIS平台的热舒适性与行为耦合研究——以上海中心城区三个街区式商业综合体为例[J].住宅科技,2018,38(12):27-34.
11.王一,彭智凯.城市街区热舒适性与空间行为关联性研究[J].住宅科技,2018,38(01):39-46.
12.王一、林佳鸿、潘宸. 热环境视角下的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的关键形态因子. 建筑技艺,2022.28(04), p110-113.
13.王一,徐浩然.社区型公共空间热环境与行为时空相关性及更新策略初探——以浦东新区的3个案例为对象[J].上海城市规划,2021(12):30-35.
14.王一,王锦璇.夏热冬冷地区高容积率居住小区形态类型能耗绩效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建筑技艺,2020(07):78-85.
1.王一、岑伟、金倩,建筑学专业英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01,978-7-112-22394-7
2.王一,城市设计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01,978-7-112-22791-4
3.王一、黄林琳、杨沛儒,生态城市设计—崇明生态岛的策略与实践,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07,978-7-5608-8240-6
4.王一、董屹、叶宇,宅城笔记——MVRDV同济教学实验,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01,978-7-5608-8948-1
5.王凯、王红军、王一,教学现场——刘克成同济教学档案,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01,978-7-5608-8947-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目标和效果导向的绿色建筑设计新方法及工具——南方地区城镇居住建筑绿色设计新方法与技术协同优化,2016-202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面向节能型居住区规划决策过程的建筑群体快速能耗模拟系统研究,2017-2018
同济大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联合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同济- 佐治亚理工生态城市设计联合实验室生态城市设计理论与技术国际课程平台,2015-201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铁路客运站与城市协同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2011-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杂环境中的空间认知模式——基于空间组织的防灾设计策略研究,2005~2007
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城市空间形态整合与城市设计作用机制,2005~2006
上海地铁站提高城市效率的研究(上海建委科技委项目),2003
设计获奖:
虹口南片区(北外滩及扩展区)城市设计,2017年度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
上海虹口北外滩地区城市设计,上海建筑学: 2017年第七届建筑创作奖,佳作奖
江苏射阳万寿园,上海建筑学:2015年第六届建筑创作奖,佳作奖
吴江市滨湖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2年全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江苏射阳特殊教育学校迁建,中国建筑学会:2012年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金奖
宁波滨江大道书城南侧地块,中国建筑学会:2012年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金奖
河南省开封市古城区1-2地块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学会:2012年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金奖
四川都江堰壹街区工人文化活动中心, 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2010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四川都江堰壹街区工人文化活动中心,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0年度四川省工程勘察设计“四优”,表扬奖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整体设计与保护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协会:2009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上海城市规划行业协会:2009年度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四川省城市规划协会:2009年度四川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四川北路站地区城市设计,上海城市规划行业协会:2007年度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四川北路站地区城市设计,中国城市规划协会:200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浙江丽水市滨水区城市设计,上海城市规划行业协会:2006年度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教学获奖:
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建筑规划景观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改革,2017年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基于科教结合与国际协同的研究生全英语研究型设计教学体系建设,2017年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7年冯纪忠年度教学奖励金
城市设计概论,2015年上海市优秀本科教材
以国际双学位培养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2014年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建筑规划景观在线虚拟课程体系建设,2017年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体系基础研究,2010年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教改项目:
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选研究课题:在线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关键能力研究,2016-2017
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围绕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强化新时代建筑规划景观教学体系的理性特色,2016
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建筑规划景观跨学科全学时教学体系建构,2014
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 “卓越计划”下的建筑、规划、景观本科教学体系重构,2011
同济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国家级虚拟教学示范中心平台课程建设
同济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面向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课程建设
同济大学教学改革项目:以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与培养体系改革
同济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面向国际一流的建筑学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建设
同济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建筑类教学中虚拟仿真技术应用的成效评估与优化策略
同济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同济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高度与深度双向拓展的多元化建筑教育体系建设
同济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同济大学单独备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项目
同济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网络信息管控下的建筑实习(见习)课程建设与信息化改革
同济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面向“自主学习”的在线虚拟课程体系建设
同济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科教结合与创新创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同济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建筑学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训练体系建设
版权所有©2018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