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目的及学院、学科简介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具有广泛和深厚的历史基础。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由同济大学土木系、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之江大学建筑系等多方整合,并吸纳了来自复旦大学土木系、交通大学土木系、国立杭州艺专等学校的部分教师,成立了同济大学建筑系。其后,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三个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专业风格,涌现了冯纪忠教授、金经昌教授、陈从周教授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1986年成立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结构和规模日益壮大,教学科研体系趋于完整。进入新世纪,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各方面又有新的机遇,得到新的发展。

学院专业设置齐全,为国内外同类院校中本科生、研究生招生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1952年设立建筑学专业后,在国内率先创立了城市规划(1955年)、风景园林(1979年)、历史建筑保护工程(2003年)、城市设计(2020年)等专业。在全国各高校中最早招收建筑学科研究生(1954年),首批设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博士点、硕士点(1981年),最先设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城市规划学、建筑学为全国重点学科,城市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分别成为上海市高峰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学院的全部三个一级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均被列入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学院聘请安藤忠雄(Tadao Ando)、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George Rogers)、格兰·马库特(Glenn Marcus Murcutt)、伊琳娜·博科娃(Irina Georgieva Bokova)、华安·克洛斯(Joan Klos)等名家担任名誉教授;聘请魏敦山院士、张锦秋院士、王澍教授等担任兼职教授;聘请伊纳克·阿巴罗斯(Inaki Abalos)、斯凡诺·博埃里(Stefano Boeri)等担任合作研究海外学术大师。

60多年来,学院以重基础、重实践、求创新、多元开放的姿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以“知识、能力、人格”为宗旨,培育了一代代的高水平专业人才,毕业生总数达到16000余名,可谓桃李满天下。毕业校友中,既有魏敦山院士、邹德慈院士、唐玉恩大师、沈迪大师、邵韦平大师、王澍教授、柳亦春建筑师等著名专家,也有一大批活跃在设计创作、创新创业、行政管理、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成为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

学院在国际合作中特色鲜明,先后成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 for the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 under the auspices of UNESCO, Shanghai Center)”、“亚洲发展银行-同济大学城市知识中心(Asian Development Bank-Tongji University Urban Knowledge Hub)”和国家级“未来城市与建筑111引智基地(National 111 Base of Introducing Talents for Future City and Architecture)”,积极开展与联合国人居署的合作。学院与海外100多所大学建立合作联系,30多所大学建立实质性合作,18所大学共建双向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其中本科项目1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硕士项目17项。

举办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术交流,通过专业讲座、综合素质考核等形式,考察对建筑、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研究有兴趣的本专业学生和各跨专业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设计能力和科研能力,发现培养潜力突出的优秀学生。同时,考察和选拔有志于进入本学院进行研究生阶段深造的相关专业学生,拓宽通过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招生途径。

————  申请者资格  ————
————  申请流程  ————

1

网上报名,申请起止时间:6月 17日8:00~6月 30日24:00



2

申请需提供材料

    所有申请材料必须保证信息内容的真实性,一旦学院在录取过程中发现学生提供虚假信息,将立即取消其录取资格。

    • (1)有效居民身份证件,须包含身份证正、反两面;

    • (2)《同济大学优秀学生暑期学校活动报名表》(附件1);

    • (3)个人陈述;

    • (4)英语四、六级证书原件扫描;

    • (5)获奖证书原件扫描件;

    • (6)设计作品集、在本专业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或刊登的作品证明材料,或其他可以证明学生学习成果的相关材料;

    • (7)由所在学校教务处出具的成绩单和本专业年级综合成绩排名证明(不符合要求不计成绩),加盖学院或教务处图章,并附学生承诺协议的扫描件;本学院学生由学工办联系教务处集中打印,申请者不需上交;

    • (8)两封副教授及以上专业任课教师推荐的学员推荐表,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暑期学校学员推荐表》(附件2);


3

申请方式

  • 请于6月30日24:00前通过如下报名系统报名,上传报名材料。逾期上交材料将视为放弃报名。

  • 报名系统网址:http://apply-caup.tongji.edu.cn/



————  活动内容  ————

       本期暑期学校活动形式:受目前疫情影响,活动采取网络远程方式进行。


活动开展时间   2021年9月2日~9月3日
  9月2日活动安排下午开幕式
建筑名师讲座-1
规划名师讲座-2
风景园林名师讲座-3
   9月3日活动安排上午综合考核
下午学科组综合素质考核(含英语)


(以上考核时间安排为暂定,具体安排将在8月初公布。)

————  信息公开  ————

    1、遴选学员办法及名单:

  • 本期暑期学校共遴选学员约200人;接受跨学科、跨专业学生原则上不超过学员总数的5%。本院将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网站(https://news-caup.tongji.edu.cn/)公布遴选暑期学校学员的结果。

  • 遴选主要依据:

  • (1)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2)学业成绩,主要是专业成绩和综合成绩排名情况;

    (3)学科背景、在本专业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或刊登的作品的质量、参与的学术活动、外语水平、获奖等;

    (4)拟申请学科专业的其他要求。


    2、优秀学员评选办法及名单:

  • 本期暑期学校将评选约170名优秀学员。相关学科专业评审小组将严格按照我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的要求,根据学员各方面的能力及培养潜力评选优秀学员,暑期学校活动结束后本院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网站(https://news-caup.tongji.edu.cn/)公布暑期学校优秀学员名单。

————  优秀学员奖励政策  ————

       获得暑期学校优秀学员资格的学生可优先录取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虑到推免录取名额有限,建议有望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积极报名参加本次暑期学校。

       优秀学员获得母校2022年推荐免试资格,并申请我院,学院将根据接收规模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额满为止。暑期学校考核成绩可以视为研究生推荐免试入学考试复试成绩。获得暑期学校优秀学员资格的其它学生,报考本院相同专业研究生并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考试成绩达到当年同济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将获得优先录取资格,暑期学校考核成绩可以视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成绩(不再参与统考排名)。

————  注意事项  ————
  • 1、日程为初步计划,具体安排可能会进行适当调整。

  • 2、学员要求全程参加暑期学校活动。


  • 联系电话:021-65982353


  • 附件一附件二

活动目的及学院学科简介 申请者资格 申请流程 活动内容 信息公开 优秀学员奖励政策 注意事项